我一張圖片在最新一期 Online【華爾街日報】中英文版封面,內容觸及「國安法」如何趕走了外國投資者在香港的故事。我這張圖片非常簡單。
自2019年【反修例風波】或說:【抗爭】,特別是在2020年6月【香港國家安全法】實施以後,從新聞報道觀點來看,香港已是一個不再有什麼新聞可報道的一座死城。皆因,【一國兩制】政治公約的澈底破壞扼殺了一切由市民,由人民自發自動的公民運動,示威,遊行,自由參政以及集體或個人意志表達。取而代之的是由自治區政府領導,策劃的無日無之的政治宣傳和粉飾太平的各種玩藝,目不暇給。所以說,在香港,【新聞】已死,剩下的是一個「政治宣傳」的這一副白骨。
我是攝影師,所以出街時必帶相機。現在沒了公民抗命,自由集會,市民示威,那平時拍什麼呢? 不就是一對香港中年男女在尖沙嘴海傍觀滄海。 我在1989年【6.4】事件發生以後立志當新聞攝影師,當年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書生意氣正好三十歲。猶記得我心中有一團火,我是那樣的血氣方剛。 我什麼都不怕。我以24mm廣角鏡頭距離30釐米直視在我前面的警察。那幾年,我的圖片幾乎全都是對抗性的照片 ( confrontational images ) ,構圖非常飽滿,很緊,不留餘地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的攝影態度有了變化,就好像我的頭髮全白了,臉孔也長滿了皺紋,膝蓋也痛,走路沒有以前方便一樣。
但是,我學會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哲理。
在我眾多同行中,尤其是年輕同行裡面,有的努力去爭一些攝影獎,執著於爭取拿些攝影獎牌,我所屬公司裡面就有那麼一個台灣籍的獎牌蒐羅者,此君在他脖子上掛滿了各種攝影獎獎牌。也有一些到 ‘戰地’ 去爭取所謂「戰地記者」,「戰地攝影師」的榮譽標籤。 但是,這些努力雖然可以理解卻其實意義不大。除非,有人可以對我立刻說出十年前那一年的奧斯卡得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名字。
我曾經年輕過,我也曾憧憬當一個【戰地記者】。然而「虛榮」,在我這年紀已經完全喪失了它的價值和吸引力,像什麼【普立茲】得獎攝影師呀,World Press Photo 得獎攝影師,甚至香港狗屁【前線焦點】這些小賽跑,爭個第一名第二名。我看的笑。
試想想,在一個懶洋洋的下午,我出去,隨意拍了一張圖片回來,毫不費力,結果在幾天以後我看見那張圖在【華爾街日報】的封面上。那麼,冒著生命去烏克蘭,去加沙有什麼意義呢?我一小時散步所耗費的熱量微不足道,如果這樣分析,我攝影取向的「性價比」肯定要比那些在虛榮漩渦裡面焦頭爛額的攝影師強多了。
那張【圖】沒什麼特別。但相信是專業的,要不然【華爾街】也不會挑出來用。畢竟,【路透】,【美聯】,【法新】Getty 那些大公司所提供的類似檔案照片已經有千萬張供你使用又何必找我廖中仁這一張呢?
退一步海闊天空, 只要相信自己的本事,攝影不需要太執著,「名氣」自然屬於你。這樣的心態和攝影態度,適合今天年過六旬的我。
廖中仁 Liau Chung Ren
2023, 10.18
Instagram@frame25_ren
* tap op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