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 無良僱主 ’

我曾看見過Virgin Atlantic(維珍航空)總裁,布蘭森 ( Richard Branson )。

那是1997年香港「回歸」‘慶典’那一天的下午在添馬艦附近。他就在我眼皮底下趨步過庭,跨過禁區走向會展中心那邊。那是突然一瞬間的事。 我腦裏還記得他那修理得很整齊的一排大粒潔白的牙齒。

「無良僱主」。這名號在這人世間被無數被壓迫者用以形容他們的僱主,我周圍都是。 在整個世界規模而論,我們無法統計究竟有多少大小「無良僱主」。我看它,多如天上的繁星不計其數,唯前者美麗,後者醜陋。 我前天到機場去拍照,因為有一幫被裁員解僱的「維珍航空」空中服務員在機場舉行示威抗議活動。  他們抗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討回公道。因為「維珍」無理解僱了差不多50多名本港「外站」員工以後沒有賦予妥當合理的補償。 更讓他們氣憤的是,「維珍」對本港員工的合理訴求不聞不問,拒絕跟維珍工會談判。 我在示威現場看見有一個空姐在流淚,心中不禁心酸。 今天航空業競爭空前嚴峻,尤其過去十年來迅速崛起的廉價航空公司搶去不少主要航空公司的生意。 所以包括本港國泰在內,大公司紛紛想方設法削減開支。這個舉措使很多僱員遭到被裁員的下場。航空業從業者的現實很可憐。

理查 布蘭森是靠販賣郵購唱片而白手起家的英國大亨。布蘭森喜愛冒險,喜歡挑戰極限而時不時成為媒體焦點。 但是在他健康,樂觀,活潑,進取的形像背後他也只不過是另外一個自私自利的貪財資本家。今天,有幾個空姐,空中少爺被他無理解僱,顯然他們對布蘭森的冷酷無情感到憤慨,面對前路茫茫他們不知所措。我非常同情他們。  然而,對於這英國無良僱主,遠在亞洲的那五十多名香港空中服務員的死活,他是不痛不癢的。




我們勞動階級面對這樣的僱主還能怎樣?





Ren
23-Dec,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 深夜幻影 - 紀實攝影的發展空間 ’

去年這時候,當「佔中-雨傘革命」結束後,有一個攝影師還孜孜不倦地繼續按下快門,對「雨傘革命」進行了‘第二次創作’。


他是本港著名新聞攝影攝影師,「美聯社」資深攝影記者,余偉建。


金鐘清場,「佔中」結束後某一個晚上余氏在深夜的中環取景(據說時間在深夜3-4點左右)進行了俱有創意的嘗試。 他(余氏本人)戴上防毒面罩獨自一人佇立在匯豐銀行總部旁邊街道上頭部微仰。 在寂靜空無一人的深夜中環,在街燈的映照下站立著一個戴上面具的男人。 他,沒有動作沒有表情。 驟眼看這影像有一點不寒而粟,使人聯想一個以未來為題材的好萊塢電影一個場景。   對,余氏在「佔中」餘韻未散之際,發揮了他的豐富想像力把「紀實攝影」再往前擴展,把攝影的紀實性提升到電影般的境界。 余氏,在這‘電影畫面’裏充當了自編自導自演的角色成功地創造了俱有震撼性的妄想意象。 他的嘗試給我們提供了「紀實攝影」的另一個可能性。 它暗示紀實攝影可以從具象和‘真實’游離而可以再轉化為另一個層次的攝影表現。 余氏,在他的創作中拋出了我們可借鑑的靈感。



新聞攝影不止於此,它能有更深遠的創造空間提供無限聯想和妄執。




余偉建的作品我想,是個突出的例子。





廖中仁
2015年12月14日

*攝影:余偉建 ( Vincent Yu )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 清場一週年 ’

去年今天中環金鐘‘清場’,結束了為期49天的所謂「佔中運動 - 雨傘革命」。

記得去年這一天也差不多像今天這個晴朗天氣,不冷不熱。  我在中午時分抵達金鐘,慢慢開始了那一天重要的工作。沒過多久, 很幸運地,我碰見那一位成就王家衛電影映像的功臣,澳洲籍導演:杜可風 ( Christopher Doyle )。 我跟老編說我看見了杜可風,他馬上回電給我說,“要很多他的照片”。 結果,我拍了很多杜可風的玉照,後來那些照片在互聯網上大派用場。

那一天,佔據金鐘達49天的「佔中居民」被政府限時‘搬家’,一片亂像。我看見到處是垃圾崗,髒的很。 我心想,“日本人就不會這樣” (附帶一提,日本右翼安倍政權最近在國會強硬通過修憲,修改「和平憲法」,引起在國會外數萬群眾連續通宵示威。這是日本過去30年所罕見的規模。不過,示威者通宵示威完了以後,他們把地上留下的垃圾澈底揀走,把示威場地打掃干干淨淨)。把這日本人的衛生道德觀念強加於佔中哈日一族,我知道,那是徒勞的。 因為畢竟這邊是中國人,那邊是日本人。

在49天的歷史性事件當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這是我想,不能用金錢買得到的。 那一天黃昏,我做完最後的任務後,趕緊把記憶卡送到我老編手上,途中因為金鐘封路,和因為我的糊塗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使我捏了一把汗。 所幸,我最後趕得及把照片交給了我老編。 我氣喘吁吁趕到通訊社在酒店假設的臨時工作站,我敲門進去,看見我的Chief在那裡正在處理照片面帶微笑,氣定神閒地等著我來。他跟我說了一聲,“你來了”。


翌日,我在12月11日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報酬。




感謝支持我的朋友,讓我的生命發光發熱。





Ren
11th December 2015

* Mobile upload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孤’

茫茫人海,我們一生在尋找他和她。


Ren
2-Dec,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 再談「跳樓雕塑」’

成功的藝術(品)能與普羅大眾的心靈發生聯繫。從這聯繫,它能帶給你美夢,或夢魘。


雕塑家,Antony Gormley在這題為:[Event Horizon] 的戶外展覽中所成功表達的意念是都市人的精神危機。 我讀了作者本人對此次展覽的介紹,意圖以及他所希望傳達的信息。但是我有我的看法。 我是個相信感覺的人,篤信直覺的人。 我從來在任何範疇,無論是繪畫,雕刻,音樂,甚至攝影,討厭「理論」,「深度」,和「反思」等肉麻的自我審視和對別人的某種引導。 因為我相信一件藝術品的震撼力來自它的原始力量。 它,之所以能喚起群眾心底埋藏的欲望,傷痛,記憶,美夢,噩夢,均因為它,在完成時已經擁有和具備了喚醒眾生共鳴的力量。它是那一件成功的作品的‘原始力量’。 因此這裡不涉及什麼狗屁「審視熟悉環境」,「反思自我存在」等虛偽抽象的大話。  當你在汪洋大海裏面目睹一條巨大鯨魚突然從水面出現,展現他龐大身軀時,大自然給你的,絕不是什麼‘審視’,‘理論’,或‘對生命的反思’等等屁話,而是「奇蹟」。 是「奇蹟」把感動帶了給你。 同樣地,你不需要裝什麼‘深度’來‘理解’一件藝術作品,不管它是什麼,是一張畫,是一首音樂,是一尊雕塑...


Gormley的作品,很直觀地告訴我們,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自滅衝動。我們面對的精神危機。
它那直接的信息是明瞭的,易懂的,是毫不含糊的。是 “毛骨悚然的”。




這純粹性,賦予了它很高的藝術價值。 因為真正的「藝術」不需要囉嗦。





Ren
23-Nov,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 跳樓雕塑 ’

有能力表現自己的意念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藝術, 永遠給我們驚喜。


早前中環一些白領在大厦天台上發現“好像要跳樓”的人影,引起不大不小的恐慌。有人甚至為了這件事而報警。 結果是虛驚一場,因為那是一件與真身大小的人形雕塑,不是真人。 這雕塑的作家叫Antony Gormley, 我想是英國人罷,我還不清楚他的底細。 Gormley, 把27件同樣尺寸形態的人形雕塑分別在中環商業中心廣泛地分佈展覽,在每一棟大厦天台的尖角位置上佈置一個人形。 在下面,你可能根本看不見它,沒有注意它。 但是在適當的地點偶然仰望,這讓人有點毛骨悚然的剪影可能會闖進你的視網膜,使你 “啊!” 的一聲,蠻以為有人在哪裏企圖跳樓。  這是俱有相當震撼力的視覺效果。 作者的構思了得。

現代藝術(或說:「美術」更為恰當)已經老早離開了博物館和畫廊這小範圍的局限,把它的畫布延伸至無限遠,無限大。 這樣,藝術家的意念與環境發生了互動,繼而產生化學作用。它,變成為「天」,「地」(自然界/環境)「人」(人為的,有意圖的,有目的的)合為一體的「三才」藝術,把「意念」提升到老一代藝術家們沒有辦法達到的境地。 現在從事藝術,在這樣的意義上,是有趣的,更值得追求努力的。


話說這「跳樓雕塑」,我媽說 “看得很不舒服”。 我跟她說,“如果妳覺得不舒服那就是代表這作品是成功的作品”。  ‘搞藝術’ 最怕的是什麼? 是那種不痛不癢的東西。  你不會喜歡它,也不會不喜歡它,你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它。 如果是這樣,那件作品肯定是個垃圾。 從法國「印象派」馬內,莫納等巨匠到畢加索的立體主義,抽象主義,乃至美國戰後的現代主義。無數前輩,無數藝術界巨匠都經歷了被人咒罵,貶低的過程。 但是經過一百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今天他們的每一件作品已經價值不菲,全球收藏家把它們當作珍寶。 我在少年時剛開始學習油畫的時候,我的啓蒙老師(日本人)從日本給我帶來了很多精美的畫集。 我日本老師特別鍾情法國「巴黎派」肖像畫,裸體畫大師莫地利亞尼。 因此他,特別用心給我介紹了莫氏的作品。但是年少的我,對他的畫根本沒有感覺,看不懂。 我甚至表示反感地告訴老師說 “那每一張拉長了的臉根本不是真實的”。  我老師笑了。  幾十年過去,我知道莫地利亞尼是一位永垂不朽的偉大畫家。最近在紐約的拍賣會上,他的一副「躺著的裸婦」以破紀錄的歷史性高價,一億七千萬美元售出,震驚全世界美術商。


一個使人不寒而慄的剪影孤懸佇立在高樓天台尖角上...  Antony Gormley成功地帶出人類隱藏在內心的共同恐懼,都市人的孤獨和自滅潛意識。




Gormley才華出眾。




Ren
21-Nov,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 Instagram 26 '





鸚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鳥類。 他會模仿人類說話,很聰明。


所以,英語形容一個沒有自己的語言,老是假借人家的話,習慣引經據典的人叫:' Parrot ', 或陳腔濫調的官腔叫 ' parroting ' , 確是沒錯。  鸚鵡,又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動物,若主人疏忽照顧,不理他,他會覺得被冷落。這會使鸚鵡變得很神經質。 結果,他往往把自己的羽毛拔掉,以通過這樣的‘自虐方式’ 來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


可愛的鸚鵡和我眼神相投,似乎想跟我交朋友,可惜我們無緣。




希望你找到愛惜你的好主人。




Ren
16-Nov, 2015

* Mobile upload





' Instagram 25 '






明天花墟球場舉行世界杯外圍賽中港對決,今天到旺角看了看環境。


回去時經過「雀仔街」。 百鳥爭鳴,無數小鳥困在樊籠裏頭被剝奪了自由。 人類自古習慣剝削大小動物,陸地走的,海裡游的,空中飛的,都逃不出我們人類的魔掌,把它吃了,把它奴役了,或把它拿來狎玩。


可憐籠中鳥,希望你下一世可以取回你該享有的自由。




Ren
16-Nov, 2015

* Mobile upload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 Je ne pas Paris - 又一個偽善的代價 ’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只是隨時隨地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的問題。


昨天午夜的巴黎,「伊斯蘭國」恐怖份子分別在法國首都巴黎多個地方同時進行恐怖襲擊,在餐廳,音樂廳,甚至在運動場大開殺戒,盡情享受殺人的樂趣。 一時,巴黎全城陷入恐慌之中,總統奧蘭德把此次回教徒恐怖襲擊定性為“對法蘭西的戰爭行為”,隨即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封鎖邊境關卡。是法國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一次。

歐美白種人,自2001年「9.11」事件以後白活了十多年。 他們從那個震驚世界,震驚人類,震驚良心道德的極不尋常事件當中,不但沒有絲毫學到保存民族(白種人),宗教(基督教)的智慧與勇氣,反之,他們把所謂:「憤怒」和「仇恨」等人類的本性,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把它通過媒體的貶低和渲染,變成「社會禁忌」。  因此「後9.11」這年代的人,他們的口頭禪是,“ 我不是種族主義者 ”,“ 我知道回教徒裏面也有好人 ”,“不要一竿子打一船人”,“不要判斷別人”,“不要歧視回教徒”, “我們基督教徒也未嘗不是做過很多壞事” 等等。這些自我批評,自我道歉式的新時代口語和態度恕不能盡錄。

我們今天活在一個極其虛偽,自欺欺人的社會裏面,每個人都在 “為別人而活”,每個人都在 “為討好別人對自己的正面評價” 而活。 你在光天化日下明明看到回教徒騎劫兩架飛機撞毀兩棟摩天大廈,瞬間殺死了數千人。你睜著眼看見回教徒在你面前濫殺無辜。但是你,還有妳,是不可以仇視他們的,因為「憤怒」和「仇恨」等人類本性乃 ‘負面情緒’ ,是理應受到批評,予以強烈譴責的不可原諒的低劣行為。所以,今天歐美,亞洲先進國家地區的小中產偽善者們,於是各各決心做一個自欺欺人的偽善者。而帶頭的,是美國總統,德國首相,英國首相等西方政要,當然崇洋媚外的日本人不甘後人,跟白人爭著要做世界上最通情達理,承受力最強,沒有憤怒,仇恨等負面情緒的「優等人類」。

每當發生此類回教徒恐襲事件,互聯網上的言論“同情”回教徒多過譴責。表示“諒解”蓋過“不可容忍”。 渲染「愛」多個「仇」。好,很好,好一個世界大同,五族共和,不分彼此互相通姦成孕的美好世界。 我住在尖沙嘴,我生活在本區已經數十年,很久了。以前這地區很靜,因為居住的人多為華人同胞。 現在左右上下,我鄰居超過八成是印巴賤種。 他們無日無之地吵鬧,弄髒走廊,把垃圾桶給塞爆,把咖喱汁直接倒進去,還在樓梯小便弄得到處是尿騷味兒,臭氣熏天。 中國人說的好說的妙:“ 非我族類 ”。 人類的機制,他的頭腦感情的設計,乃被這樣編寫:“ 親近同文同宗 ”,“親近自己人” ,“親近同胞”。 這樣,我們才活的舒服,可不是嗎?  一個自稱 “我不是種族主義者”,這種人,是沒有資格談論什麼「種族主義」,除非他,和她體驗過他們的體臭和討厭。 在你的生活圈子裏面沒有他們的騷擾,你可以輕鬆不假思索地跟別人說你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 希求別人對你的‘尊敬’。 但是,一個真正瞭解生活,事實真相的人,他,或她,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事物的正聽正覺來適當地調整面對這充滿虛偽偽善世界的態度與思維。

我常聽到,“ 回教徒裏面也有好人 ” 這個極其幼稚可笑的垃圾。 對,我知道,他們裏面也有「好人」,我完全同意。  就好像,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亂七八糟的中國大陸也有「好人」一樣。  但君不見,儘管如此,我看很多港臺漢奸都十分仇視大陸同胞,因為「台灣人」和「香港人」認為他們跟大陸阿燦不是同一個「種」可不是?  如果這不是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思維和情緒,我就不知道啥叫:「種族主義」?   一個偽善者的自相矛盾就這樣不攻自破。 至於我伊斯蘭鄰居,我認識他們好幾個「善良的回教徒」。 我跟他們碰面,也面帶微笑禮貌地打個招呼,say hello。 只可惜這幾個「善良回教徒」的存在,絲毫改變不了我個人對他們的討厭與鄙視。


英文有句諺語:" A few sparrows don't make a spring ", 說的好。 如果頭戴圍巾,手拿法國護照,滿嘴流利法文的幾個‘善良的法國回教徒’ 可以拯救法蘭西的話,昨天晚上的大屠殺就不會發生。



" Je ne pas Paris ",  我不是巴黎, 我是我。 感謝上帝,我胸中還有憤怒和仇恨的血性。




Ren
15-Nov, 2015
* 圖:互聯網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老娘要嫁’

1971年,當年中共黨內第二號人物,公認為 ‘毛的接班人’ -林彪「五七一」政變失敗,叛逃途中其座駕(飛機)墜毀在外蒙溫都爾汗。 中共一代虎將林彪,與兒子林立果,妻子葉群葬身荒野。

這消息傳到毛澤東的耳邊時,據說毛,借中國俗語說了這麼一句話: “ 天要下雨,老娘要嫁 ,由他去罷 ”。 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中國話把一切都說的那麼巧妙達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世間始終要發生的一切事物,擋也擋不了,是沒有辦法叫停的。



不管下著矇矇細雨,潮濕難耐,在海傍留下新婚倩影還是要的。





Ren
13-Nov,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一個都市的悲歌’

據說最近在24小時經營麥當勞店裏死了一個人,一名無家可歸的露宿者。

新聞報道說,死者為一名女性, 56歲。 估計該女性露宿者死亡時間大約過了午夜時分。可憐的是到早上8點多鐘,很多座在旁邊的食客沒有發現她已死去多時( 因為她可能伏案而死,人家以為她還在睡覺 )。 近年,利用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 做為「家」的露宿者愈來愈多,已構成一種新的社會現象,也帶出這樣的都市悲歌。 同樣的問題亦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隨著全球人口不斷膨脹,失業人口的增加,貧富懸殊,流離失所的人群不僅在香港這俱有高度競爭性的都市發生,在歐洲,美國,甚至在日本,有增無減。我前兩天在電視報道裏面知悉目前美國夏威夷被爆發的露宿者(homeless) 人口備受困擾,使夏威夷州政府不得不採取強制性措施趕跑這些露宿街邊“有礙觀瞻”的流浪漢以維持依靠觀光旅遊業維生的檀島‘面子’。

昨天,香港地產富豪劉鑾雄,在海外拍賣會投得兩顆稀有完美超過十卡拉藍鑽石,粉紅鑽石,總共埋單差不多三億美元。 據說那些鑽石戒指被命名為 ' Josephine ', 是送給他女兒的禮物。你有錢是你的事,你怎樣利用它是你的事兒,不關我事。 但是這三億美元,若善用它,它能造福多少窮苦人呢? 像劉鑾雄這種活的無聊,毫無功德的人,這一世享盡富貴榮華之後下一世投胎肯定是個三餐不繼的苦力。



一個極端貧富懸殊的奇形社會,被邊緣化的無助人群造就了今天的 [ MacRefugees ]。






廖中仁
13-Oct, 2015

Photography :  Vincent Yu
                        ( with permission )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凡夫俗子,佛門敗類’

今天晚上快活谷跑夜馬,我義妹從馬場現場傳真了幾張照片給我。

相中我看見兩個身著一襲袈裟的密宗和尚在paddock旁邊聚精會神地觀看賽馬。 有一個還舉著IPhone在那兒準備拍下群馬衝線的一霎。  前文我提及本港「定慧寺」主持,釋定慧鬧出的重婚醜聞。今天中,港,臺,東南亞的所謂「出家人」他們已經可以穿著袈裟在馬場(賭場)招搖過市,百無禁忌。其無恥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一個個未斷六根(或,更確切地說,不願意斷六根)的凡夫俗子,流氓披上宗教的假袈裟在這世間裝神弄鬼,招搖撞騙,到處‘化緣’ 被無知的‘信徒’尊為什麼「寧波車」令人噁心。

手拿啤酒罐,腳踏 sneaker, 舉手用 IPhone 拍照,即時寄給他的女朋友。




把這些騙徒統統給抓起來把他們剁成肉醬餵給豬吃以掃除佛門敗類。





Ren
11-Nov, 2015

圖:Monica Li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同舟共濟'

東坡嘆曰: “ 駕一葉之扁舟... 渺滄海之一粟 ”。


一曲赤壁賦傲視古今,永垂不朽。 不讀赤壁賦不要做中國人。




在這茫茫人世間,家人,朋友,愛人,在你有苦難時誰能與你同舟共濟?






Ren
6-Nov,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國產P-40'

抗日期間美國「飛虎隊」戰鬥機航空隊來華助戰成為一個時代傳奇。

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由陳納德 ( Claire Lee Chennault ) 將軍一手組織培養,為的是到幾乎沒有空中力量的中國參加抗戰協助國軍打擊日本侵略者。  美國當時航空隊只有13個,所以「第14航空隊」是後來硬加上去的番號,是經過陳納德一番努力的結果。 陳的夫人,是中國近代名人:陳香梅(陳納德夫人)在抗戰期間任職中央社記者,後來在一次採訪中邂逅陳納德,隨後共諧連理嫁給這美國軍人成為一時佳話。第14航空隊志願援華美籍機師約有2000名,在中國戰場立下赫赫戰功,助我國軍從日本人手上奪回了一部分制空權,使扭轉艱苦的抗日形勢做出了重要貢獻。 美國人也因此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中國人不會忘記他們。

從昨日起,本港某一紀念抗日戰爭組織在官塘海濱公園展出了一架「飛虎」戰機P-40 卡迪斯供市民參觀。 其實,它是由中國大陸石家莊某一間公司仿造的P-40戰鬥機。


大陸A貨貨真價實,其真實度幾可亂真。



祖國偉大。




Ren
6-Nov,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Halloween 2015 ( 8 )





每個女人都嚮往做「天使」,或被世界認為她是‘天使’。



女人的虛榮心無止境。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7 )






歷史上的所謂壞蛋是最理想的打扮對象。

如果他,不戴上面具來行使納粹敬禮,他會被社會唾棄,蔑視為「新納粹份子」。



這一夜,他是為萬聖節錦上添花的積極份子。 我喜歡他。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6 )





看見一個貌似俄國佬,身材魁偉穿著超人般的肌肉外套的洋人背著他的女朋友從雲咸街的階梯走下來。



做男人難,做白種男人更難。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5 )








在這科技時代,「芒」帶給我們攝影師一點可喜的光影效果。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4 )





外面忽然下起不大不小的雨來,我連忙躲到大廈樓梯間避雨。



有一個蠻可愛的 Wonder Woman 經過向我打招呼。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3 )






洋人向來喜歡「化妝舞蹈會」,Masquerade.  「萬聖節」的性質跟化妝舞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它的意義在於 “掩飾本來面目”。 若一個人能夠扮演 ‘另外一個自己’,則能掩飾本來的真面目。這時,隱藏在人心裡面的黑暗面就能不受道德的約束自由地表達出來。



這女人正在享受著作鬼的樂趣。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2 )





前來湊熱鬧的年輕人,紛紛在馬路旁化妝準備上陣。


化好妝,變作鬼也好,性感女傭也好,殺人狂也好,這夜隨你喜歡。





Ren
1-Nov, 2015

Halloween 2015 ( 1 )





昨天是「萬聖節」,Halloween.   近年在亞洲,這‘洋鬼節’愈來愈受歡迎,其熱鬧程度大有蓋過聖誕節之勢。昨天晚上在日本東京Shibuya, 有萬人出來慶祝萬聖節。 去年我初嘗拍攝萬聖節的滋味,結果拍的一塌糊塗,拍出來的東西都是‘紀念照’因為他們一見到攝影師就擺姿勢。 所以今年,我的approach比較謹慎,以免重蹈覆轍。在那人山人海的一片亂象當中要找到一個好機會並不容易。 我姑且和大家分享當晚在中環,蘭桂坊所見到的眾生相。


「殭屍先生」是很受歡迎的裝扮, 當然,我們中國人打扮起來最神似。



Ren
1-Nov, 2015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 性感自拍和「色情」 ’

目前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無數色情圖片上載到互聯網。從專業到自拍各色各樣,五花八門,從性感到猥褻,反正應有盡有。

所謂「色情」這元素在藝術範疇而言,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元素。 從希臘時代(或更久遠的時代)到色情表現幾乎不受道德約束的今天,「色情」給人類提供了無限的創造靈感和動力。因為,我們人類生命的本質和「性」不能脫離關係。所以從對「性」的好奇和慾望衍生的「色情」,自然在某意義上於人類意識活動領域裏佔了很大的空間和能量。 古希臘和羅馬的男女裸體雕像謳歌了人體之「美」,也對原始生命,男女交媾,男歡女愛做出了禮讚。 它把「色情」提高到了俱有藝術價值的層次。 以西洋美術的發展歷史為例,特別是在雕塑和繪畫而言,「色情」成為永恆不滅的主題。 從佛蘭德派大師魯本斯的裸女到法國印像派盧諾瓦。 高更的大溪地土著裸女,經畢加索晚年巨構「牛頭神和少女」等一系列銅板觸刻版畫乃至達利超現實世界裏的佛洛伊德性潛意識的暗示,「色情」這元素在整個藝術的發展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文學也不例外,君不見英國古典文學巨著:「簡愛」裏有火山熔岩般的色情意識。 它,比「查泰萊夫人的情夫」俗氣的描寫更加入木三分。

至於在攝影範疇裡面, 隨著數碼相機科技的進步,「色情」成為更容易親近和表達的主題。我們比過去任何時間更加容易,或更加能夠隨意的拍到此類(色情)照片。也因為這樣的環境轉變,由此而衍生了「性感自拍」(sexy selfie) 這種新的攝影模式。  它,正以數千萬張的驚人數量以秒速被上載到互聯網。 「性」給人類提供了永不休止的話題,「色情」給無數男女以遐想。在互聯網上數不勝舉的性感自拍圖片裡面,我偶然找到一張蠻不錯的「作品」。 它,性感的來不失品味,黑白效果使其提高了一點格調。我還給它略為裁剪修飾了一下,效果蠻好。



在自戀女人的心猿意馬之中「色情」得到了它的歸宿。




Ren
20-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 image source : internet, author unknown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渡海泳’ (3)

能有一身好泳術肯定是個祝福。

水性好,若有一天遇到「泰坦尼號」式的災難有可能逃出生天。那是本事。



我自小愛騎單車,我的單車技術恐怕台灣那個「破風」彭于晏不是對手。




但是泳術還須要提高。





Ren
18-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渡海泳’ (2)

每個人都有(有過)青春。

青春代表了用不盡的能量,青春代表無畏。它代表了希望,也代表了不知人間疾苦。




腎腺上素是個強有力的化學物質,使人瞬間亢奮能使我們覺得戰無不勝。




Ren
18-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渡海泳’ (1)

今天早上在鯉魚門三家村碼頭舉行了由地產大機構舉辦的所謂「第五屆維港渡海泳」。

我五點半就起床,六點鐘出門搭地鐵。 到了油塘前幾個站我的旁邊和對面已經座著兩個帶紅色膠袋,手背上用黑色oil pen寫上號碼的參賽選手,我在火車上面已經開始感受到他們的能量。 到了碼頭,看見參賽者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有斗志昂揚的年輕小伙,身材修長充滿健康美的青春少艾,稍微挺著肚腩的中年漢,興高采烈的師奶... 全港游泳愛好者都來到這地方。

早上天氣不錯,不冷不熱,我想,是游水的理想天氣。鯉魚門這海峽瓶頸水流急,海水比較乾淨,所以舉辦機構選擇這個地方為起點。




“嘩” 的一聲看見健兒們紛紛跳進維多利亞港變成魚類。





Ren
18-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冥冥中’

我很久沒去看她。

下個星期重陽節,我趁今天有空就去拜訪我身在冥界的異性朋友。她的名字叫「美玲」。


她,是個很漂亮的女人,生前是個律師。 可惜不幸早逝。她與我同齡,若還活著的話,她也有一把年紀。 我遇到她的時候我的人生正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她給我很多鼓勵和關懷。如果沒有她,我不知道怎麼捱過那段像地獄般痛苦的日子。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是那年清明節前幾天,是細雨矇矇的一天。那一天我心中有一股預感。  我還記得她那一把秀髮和親切的笑容。 今天她的家在沙田寶福山裡面。

我愛百合,我特別喜歡它的幽香。 她比任何花,香的舒服,香的怡神,香的神秘。它的芬芳能夠助我與冥界溝通。每當聞到百合花的氣味我就聯想到她。


所以我只帶了一枝百合,上面有四朵花。 上了三隻香,冥冥中祝福她在彼岸永享極樂。有一陣風把一隻蠟燭吹滅了... 負責管理的靚姐很有觀察力,她馬上跟我說,“把蠟燭並在一起就不會被風熄滅的”。 我照她意思做,果然有效。



或許美玲是我來世妻子。






15-10,2015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重遊鯉魚門 (3)不要做老饕’

眾所週知鯉魚門是本港海鮮批發地。

在大街上,海鮮批發商比比皆是。無數水箱裡面囚禁了無數的海洋生命。魚,蝦,螃蟹,海螺...  他們曾遨遊大海,或靜靜地蝸居在隱蔽的岩石夾縫中享受著生命的自由。直至有一天,我們人類把他們一把抓地從海洋深處捕撈上來最後被放進那狹小的水族箱裡面給他們短暫的居所讓他們等待做人類的盤中餐桌上菜。

我們需要吃,我需要吃以維持生命。



但是請不要把「吃」習以為常,殺生為理所當然。





Ren
14-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重遊鯉魚門 (2)「銀龍咖啡茶座」’

可能老土吧,我是個非常懷舊的人。

對人,對事物我很懷舊。 走累了,在回程時在鯉魚門大街上看見一間叫「銀龍咖啡茶座」,我非常喜歡這名字和叫法,於是進去看看。 這「銀龍」,不是那個連鎖茶餐廳「銀龍」,而是鯉魚門 “歷史悠久” 的銀龍咖啡茶座(我想是罷)。 我說有沒有一些吃的,靚姐回答:“有多士,通粉,公仔麵”。我說不要了。姑且叫了一杯凍奶茶。

環顧四周,這間「咖啡座」裝潢簡樸。卡位,地板,牆壁均透露著七十年代的樣式和味道。在店內深處牆壁上掛了很大的神壇,供奉著觀世音。這咖啡座,絕對比Starbucks強的多,我討厭那些洋鬼子咖啡店。那凍奶茶加了茶精不是自家炮製的,盛惠15塊。以這偏遠地方而言,並不便宜。



但是有什麼關係?花了15塊錢我獨自享受了時光之旅。





中Ren
14-Oct, 2015
Instagram@bluuren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重遊鯉魚門 (1)'鯉魚門燈塔’

也許人家會說:“哇!”, 但今天下午我去了一趟鯉魚門。第一次, 也是最後去過的那一次已經是四十多年以前。

我懶得去那個地方,第一,在我孩兒記憶中那個地方很遠,很不方便。第二,我很少吃海鮮。 所以我找不到一個理由去那個地方。 結果,一晃就是四十多年。 我還記得我剛來港時的鯉魚門,那是七十年代初,我當時還是小男孩。 那時候的鯉魚門海鮮擋非常髒亂,所謂「海鮮酒家」也非常簡陋,整個鯉魚門充滿了魚腥味,滿地濕漉漉非常臭。 今天,雖然鯉魚門可能保留了一點昔日痕跡,但是已經很規範化,也乾淨多了。最大的改變是在周圍已經蓋起了高樓大廈,甚至「豪宅」,與昔日的一派小漁村的情景相比,完全變了樣兒。

「鯉魚門燈塔」是為港人熟悉的地標,是鯉魚門的標誌。 其實它不具備「燈塔」的規模,它只不過是個導航燈。但是不管怎麼叫,它仍然是個「鯉魚門燈塔」。




物換星移人生一甲子,人已老,那 “印心石還在”。





Ren
14-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掛羊頭賣狗肉’

據說在中環海傍舉行一場「啤酒節」類似德國 Oktoberfest,它叫 'Beertopia'。於是昨晚去看個究竟有多熱鬧。

去了那裏看見的只有一個露天車展,看不見什麼大規模的臨時酒吧始知這個節目實則掛羊頭賣狗肉的玩意。 過不久來一個傾盆大雨,我躲在帳篷底下。周圍都是滿身酒氣的洋鬼。看見有一台1933年英國製造的銀色跑車吸引大批參觀者圍觀拍照。若沒有它,這場節目簡直是垃圾毫無看頭。



我不是酒徒,也不是車迷。冷風冷雨中敗興而歸。





Ren
11-10,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雨傘的幻滅’

一個星期以前,香港人紀念了「佔中」,或所謂「雨傘革命」一週年。

我當日在旺角守候,不在金鐘政府總部。 到下午5時58分,去年警方釋放第一枚催淚彈那一刻,旺角這邊什麼也沒有發生。 我在前後15分鐘特別注意人群裡面的任何動靜看看會不會有佔中份子出來搞什麼動作。人流如鯽,小子們忙著跟短褲辣妹‘拍拖’,似乎完全忘記那一天是什麼日子。  我倒被兩個「O記」探員問話,成為「可疑份子」。我跟兩位阿Sir有說有笑,寒暄了一會。 於佔中期間我跟香港警察沒有什麼過不去,反而我記得他們處處關心我,也許他們認為我是日本人罷。 至深夜過11點,我再返回旺角十字路口前「佔領區」以防萬一。結果也一樣,水靜河飛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我還記得去年佔中期間有一個中年漢幾乎每天都在旺角十字路口高舉什麼一些字牌面對站崗的警察示威。他現在到哪裏去了?   一年過去,這,就是「香港人」所呼籲的 “不忘初衷”。 去年初秋的沸騰,震撼人心的景象已蕩然無存。 我想,我們民族對政治,社會改革的執著只不過如此... 五分鐘熱。


佔中一週年,到金鐘聚集的雨傘運動支持者據說大約有一千人,到明年會有多少人呢?五百?


在悶熱的深夜旺角,我見證了雨傘的幻滅。





Ren
4-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山盟海誓’

三號風球之下早上出去到尖沙嘴海邊感受一下風力,也隨意找找有沒有東西可以拍一拍。

昨天晚上在同一個地方看見一對西方新人,新郎是法國人,新娘子是俄國人。今天早上碰見一對我想,來自大陸的新人。 他們跟著結婚攝影師後面,聽從師傅指示在尖沙嘴海傍擺姿勢拍照留念。 “天要下雨,老娘要嫁”。 婚,不管風吹雨打是要結的。

天長地久,雖然現實可能不會讓你天長地久。



願他們山盟海誓能夠實現。




Ren
4-Oct, 2015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宇宙最強圖片-圖片編輯的優勝劣敗




我非常不喜歡評論有關攝影,因為我認為我沒有什麼資格跟別人談論什麼【攝影學】。

所以我在這網誌:【相中語】當中很少高談攝影理論,而只談對作品的感受,其中故事和拍攝動機,因為攝影技術性的討論我覺得太悶。 雖然如此今天我在這裡想談談有關圖片編輯的優勝劣敗。

我前天在互聯網上發現一個新聞網站為【佔中】一週年報道甄選出40張所謂 ‘powerful photos' 來供讀者欣賞。 好,‘powerful photos'。 其中我看見一張這樣的圖片:




上圖乃由歐洲某著名通訊社發行的圖片。 根據畫面背景的蛛絲馬跡,我想它攝于去年旺角清場那一天。 問題是這一張圖是否有資格被甄選為佔中‘40張最強圖片’的其中一張?  我驚訝一個外國圖片編輯的編輯眼光可以如此馬虎如此地平庸不負責任。 若說這所謂 ’專業圖片’能光榮地被選為‘40張最強圖片‘的其中一張,那麼去年活躍於佔中期間無數本地薑的大作都有可能輕拿 photo of the year。我們做為攝影師(特別是新聞攝影師) 最怕的是遇到一個糟糕的圖片編輯。 因為一個平庸的圖片編輯,很可能把我們出色的照片給殺掉,也有可能把一些次貨推銷出去結果貽笑同行。勝敗榮辱到最後全看那圖片編輯的編輯本領。  所以,我們的 ‘生死’ ,成敗榮辱取決於剪輯我們圖片的那位編輯的眼光和才能。這對於我們而言乃生死尤關的大事,絕不誇張。


我很幸運,剪輯我照片的是出色的【路透社】攝影師。





廖中仁
3-10, 2015

'恆例行事’

「恆例行事」( koolei gyooji )乃日式漢語,意指‘例行節目’。

昨日建國66週年國慶,闊別了兩年的「國慶煙花匯演」再度照亮了維多利亞港的夜空。
我從來沒有好好地照過一次煙花匯演,因為沒有興趣。在每年春節,國慶節,從來沒有試過搭起三腳架在尖沙嘴海傍霸位‘影煙花’。 可能我這人沒耐心罷,要我在海傍乾等三小時去照煙花,忍屎忍尿最後等待那一剎那, 對我而言是個折磨。  「恆例行事」,即每年固定的週期性節日節目,必然要發生。 對這樣的節目,我們面對的課題乃:如何不重蹈覆轍,避免同樣角度拍攝的重覆。 我已經不記得是多少年以前,自「煙花匯演」開始以來已經有三十多年吧? 但是過去這麼多年,拍出來的無數煙花照片無論是業餘或專業,都是同出一轍了無新意。很悶。

晚飯喝了兩杯紅酒,帶一點幾分醉意跑出隬敦道。 不要三腳架,也不要人擠人在海邊那麼折騰。 是 “百花吐豔”? 還是要曇花一現在大廈中間? 畫一張畫由自己決定,執著的是我拍出來的東西不要跟別人一樣。



數碼相機能所菲林機所不能,好用。





Ren
2-Oc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佔中】一週年




明天是【佔中】,所謂【雨傘革命】一週年。


時間過的很快,一年過去了。 【佔中】事件,毋庸置疑,乃本港近數十年極為罕見的一起政治事件,是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它,震驚全球,更震撼了中共統治階級。

我不是【佔中】」份子,但是對【佔中】的動機是肯定的。港人爭取真普選的渴望和否決中共策劃設計的所謂「政改方案」乃天經地義。去年九月二十八號當日我從上午在政總前面‘睇場’,下午一點鐘交更,把任務交給我上司。 我離開政總未幾,上司打了電話來,語氣非常急,說海富那邊發生衝突,叫我馬上過去看看。到了海富,KFC外面果然看見示威者跟警方在那裡爆發了肢體衝突,我跨在水馬上面,被衝擊的力量差一點跌了下來情況非常危險氣氛相當火爆。 最終因為未能佔據有利位置所以我拍了一會之後放棄繼續拍攝回家休息。此時我還沒有預感當天晚上會發生警民衝突開啟為期79天的【佔中】事件。 到晚上6時過後在晚間新聞我赫然看見在金鐘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且警方使用催淚彈事情發展的非常緊急。 至深夜,電視報道有大批市民聚集在旺角,開始‘佔據’隬敦道,其勢不可擋已經失控。 我馬上WhatsApp通知我上司,問他:" are you watching TV ? " 我跟他說旺角有情況,有大批人聚集。身在金鐘的上司立馬回電命令我:"you go !" 他那堅定鏗鏘的語氣至今難忘,他寄給我的那一行驚心動魄的text還保留在我的手提裡面,因為那是歷史的瞬間,此話絕不誇張。

我頓時感覺渾身被腎上腺素的分泌所控制,我感到一陣興奮貫穿了全身。我趕緊帶齊所有裝備馬上跑下樓,奔到大街上找的士搭,但是不出所料司機的答覆是“條路封左,去唔到”。此時地鐵已實施在旺角飛站,因此搭地鐵也不行。於是我決定徒步走到旺角。 我已經是年近花甲的中年漢,有慢性病,對於我來說要徒步走到旺角是一件很幸苦的事。但是那晚上,我以「競步」的速度從尖沙嘴走到旺角匯豐十字路口,時間不到三十分鐘。到達旺角,氣喘吁吁的我還來不及回氣就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數萬群眾佔據馬路的景觀。我首先對準被堵路而停車(或說被‘棄車’)的大巴慢慢開始拍攝,希望把握住現場脈搏。剩下就是歷史了。


【佔中】是香港殖民地開埠以來可能是最特別的一起歷史事件。經過一年的反思,有不少的批評。但是我想,它對香港的未來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起碼告訴了當局,人民力量不可欺。 至於我個人,【佔中】事件帶給我從不敢期望的機遇。 我想在這裡感謝我【路透社】老友對我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我在79天漫長的日子裏有所發揮得以貢獻我綿薄之力。




事件過後有一天我妹妹告訴我,她說:“大哥,當天晚上你出去的時候神情很不安”。對,我已經離開了攝影十幾年,我當時的感覺好像一下子被拋進漆黑的大海一樣害怕。




感恩我還在拍照,感恩有珍貴友誼。






廖中仁 ( Liau Chung Ren )
於【佔中】一週年。
2015年9月27日中秋
Instagram@bluuren

Photography for Reuters Picture
*tap open image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週年將至’

昨日上午‘我要真普選’的巨型黃色標語再次出現在金鐘天橋上面。

今天一早我去看看還有沒有,當然它老早已經被當局拆除。 「佔中」即將迎接一週年,今早下著大雨掛著黃色暴雨警告,在政總前面回顧去年熱烈情景不禁欷歔。

「黃傘人」已逝。


「連濃牆」上獨留‘不准標貼’的警告牌。




Ren
21-Sep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藝術差不了’

藝術 -任何一種形式的藝術,不管它是一幅畫,一首曲子,一座雕像,只要它是「藝術」,它就有存在價值。因為它,為人類帶來喜悅。

香港不乏擁有藝術天份的年青人,在我認識的朋友當中也有這樣的一名女孩子,極富藝術天份。 昨天偶然在大會堂低坐展覽廳看見展覽便溜了進去隨意看了看一些青年藝術家的各樣作品。 藝術是表達內心對生命,環境,經驗,感受的一個手段。 如果你有天份同時得到能發揮這個手段的技術和運用方法,你則得到表現的自由。


無論你多笨拙也好,想辦法從你生命中擠出一個「藝術」來吧。




Ren
21-Sep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音樂天賦’

我很喜歡音樂。

菲律賓人,他們在我們亞洲人當中乃甚俱音樂天份的種族。 也許是血統關係,他們擁有一種類似黑人的musicality和節奏感。 雖然現在比較少見,但我記得他們以前經常在酒店大堂,酒吧,歌廳演奏獻唱,表演水平通常很不錯。今天下午路過IFC商場正好趕上有一幫Jazz band,一個彈鋼琴,一個吹色士風,一個打鼓,一個彈貝士,四個「賓佬」。我本來要往西營盤,但是一陣非常悅耳浪漫的爵士樂使我駐足,停下來欣賞。結果一站就是差不多40分鐘。  音樂為我們帶來無限喜悅,除了一些新生代可以忍受的垃圾而外,古典,爵士,過去的流行樂金曲甚至Rolling Stones的搖滾通通都給我們帶來各自精彩的喜悅和滿足。在你寂寞的時候,或是渴望愛情的時候,音樂總是在最合適的時間給你帶來心靈的慰籍。音樂是無限美妙的上帝禮物,是令人醉心的東西。四個「賓佬」演奏完畢,我過去跟他們問候,稱讚他們。他們很高興,我跟他們做了朋友。

我相信只有音樂真正能超越文化種族的藩籬使我們聯繫在一起。



Let the music play.





Ren
20-Sept, 2015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Instagram 24'






我喜歡中國的三角旗,非常獨特。 西方在中世紀也用過,但它屬於次要角色,是個正旗的點綴,譬如,在旗桿頂上掛起很細長的三角旗不顯眼,跟我們的風格很不一樣。


風大,旗幟飄起來就好看。



Ren
18-Sept, 2015

* Mobile upload
   device : Sony Xperia Z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萬花叢中...'

不知那一個江湖大佬開張做「正當」生意,出去看見麼地道行人道上擺滿了鮮豔的花圈蔚為壯觀,不禁上前看個究竟。啊,原來是一間叫「金竹苑」的食肆開張,幾十個大小花圈把行人道塞得滿滿的想必這幕後老闆在江湖上一定是有頭有面的「人物」。

正好有個美人經過,趕緊用手機抓拍。




人在萬花叢中,只可惜沒有回眸一笑。






Ren
13-Sept, 2015

*Mobile upload
  device : Sony Xperia Z
* click or tap to open image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Instagram 23'





打醮祭鬼少不了餵「平安包」。


以前包山是不會用甚麼保鮮紙來包起來的, 任由它風吹雨曬。這就自然。  把饅頭包起來反而容易使包包發霉。



每個饅頭上面印上「福」字,祈願普渡眾生。




Ren
1-Sept, 2015

* Mobile upload
   device : Sony Xperia Z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取效益捨味道’

前天到油塘採風,在鯉魚門道一所遊樂場拍攝舉行盂蘭節的老地方。

我六年前到過這個地方,今年基本格局沒有變, 那時氣氛不錯。不一回我馬上發覺有一個改變,那是搭架子的材料有變。 根據傳統,以前凡是舉行此類民俗節目都是利用竹棚架來搭建臨時舞台或其他遮蓋。 我看到負責在場守護,不讓邪靈作怪的「大士爺」的遮蓋是用鋼管架設的,且以藍色膠布覆蓋。 我頓時覺得味道不對。 以前是用竹棚等天然材料加鐵皮來做,這就感覺傳統,感覺樸實,感覺很‘老土’。這就有‘味道’。  今天,人們為了節省時間金錢選擇了他們認為‘合理’的方法。 結果,我們丟掉了甚麼?


當一個社會把所有事情讓路給「方便」,「效率」和「功能」時我們所丟失的是「靈魂」。




‘功能’取代不了文化。




Ren
29-Aug, 2015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盂蘭偶拾’ (2)

在中國,「鬼」也要看戲。我們還要留下座位讓他們‘觀賞’。


我們大家都知道,每逢「鬼節」有潮劇,神功戲看。 但是很遺憾,今天要想看神功戲機會就比以前少了,很多時候僅以潮劇取而代之。

我雖然是個北方人, 也聽不懂潮州話,但是每逢鬼節聽見那些來自潮汕,一幫濃妝豔抹的中老年演員在竹棚搭建的臨時舞台上大汗淋灕拉開嗓門,以那尖高的聲音唱大戲時總是給我強烈的感覺:“又是一個鬼節”。 潮劇與初秋的「夏天」是完美的配合,它,至少是我與眾生的共同記憶。



演員躲到帷幕後面成為剪影。陰風陣陣,孰人,孰鬼?




Ren
乙未年七月十五日於盂蘭節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盂蘭偶拾’ (1)

我非常鍾情中國的「節氣」。


今天是乙未年盂蘭節,俗稱:「鬼節」。 所謂 “金鑼敲開地獄門”,每年一次祖靈,孤魂野鬼都返回陽間在這農曆七月徘徊遊蕩人間一個月。 這種民間迷信或說傳統,使人嚮往。 我們中華民族不像歐洲白種基督徒,通過以宗教教導人們「靈魂」的存在而通過祭祖,‘打醮’ 這種方式告訴子孫 “靈魂的存在”。 這套民俗的長期薰陶,我想,非常重要。因為有別於宗教,它少了一份被強迫的感覺。 取而代之,它是滲透在我們民族長期生活裏面理所當然的認知。 它很自然地告訴子孫,“鬼魂確實存在”。 所以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把這個認知化為基因傳承下來。

昨晚在油麻地廟街一帶獵影, 在黑暗小巷裏面看見有一個挺漂亮的女孩子在那兒孤身一人餵著野鬼。 我小心翼翼,慢慢走近不想驚動她。



高興沒錯過這機會。





中Ren
乙未年七月十五於盂蘭節
Instagram@bluuren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Instagram 22'





Gozilla - 哥斯拉。 是日本戰後另一種特殊成就。

它的誕生標誌了日本人的出色創造力可與美國好萊塢相媲美,甚至使美國人對其望塵莫及。 它也標誌著日本在五十年代已經開始由戰敗國的陰影走出來,顯示日本人的創造才華並沒有因為戰爭的失敗而殆盡。 負責特效的 「円谷プロ」-Tsuburaya Pro 是日本戰後電影特技攝影的先驅者,日本幾乎所有偉大科幻片主角都是出自円谷(圓谷)之手,他的出色才華堪稱一時無兩無人能及。


路經廟街看見哥斯拉,當然拍一張相留念。




Ren
21-Aug, 2015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 Mobile upload
   device : Sony Xperia Z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有貓出售’

貓,這個動物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在石夾尾屋屯的一間沒人光顧的藥材鋪櫥窗裡看見一隻貓在裏面。



有貓出售,願意帶他回家嗎?




Ren
21-Aug, 2015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春光乍洩’

以前有港產藝術片大師王家衛執導的電影叫「春光乍洩」。電影由影帝梁朝偉,已故張國榮主演,跑到阿根廷取景,講的是男同性戀者的故事。


但是平時說到 ‘春光乍洩’,通常乃指女人在不情願之下不慎露出內褲的情況,即,所謂「裙底春」。自祖國大陸經濟騰飛,同胞消費能力一飛沖天,國人以排山倒海之勢開始周遊列國。結果經常鬧笑話。 大陸遊客在全世界的種種劣行被世人所詬病使中華民族蒙羞。 經過十多年的「自由行」,我們港人對大陸人到處蹲,到處座,到處霸位,插隊,搶購,甚至任由孩子到處拉屎拉尿都已經見慣見熟不會再大驚小怪。至此,香港人修成正果。 前天,李純恩在「蘋果」專欄裏面發表了文章,恰好與本輯圖片內容相吻合特此摘錄如下:“ 中國人還有許許多多行為無法讓外面的世界理解,根源在於中國人不理解外面的世界。他們即使走遍了全世界,也跟呆在國內無異,因為他們的意識沒有跨出過國門。所以到了哪裏都以為還在自家後院,那就肆無忌憚,頻頻失禮了”。他這一番見解我想基本上沒錯。



我妹妹不是個攝影師,但是她利用智能手機拍攝的技巧最近頗有進步。我且把它略為裁剪共諸同好。





Ren
8-Aug, 2015

圖片:中秀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背景因素’







一個矗立在海邊的摩天輪... 這等構造物在城市裡或在鄉下,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然而,有時背景因素可以幫攝影師一把。略帶荒涼的前景,那壯觀的夏天雲朵...





這與不和諧的龐大構造物形成了一副超現實圖畫。





Ren
3-Aug, 2015

* click or touch to open image







' 從一個示威看中國女性的保守與缺乏幽默感 ’

昨日在中環警察總部外有婦女團體舉行示威,抗議司法對一名本土派女示威者以「以胸部襲警」之罪名起訴並定罪,判處三個多月刑期。

這婦女團體呼籲所有參加者屆時穿上胸圍在警察總部外進行示威。 我做為一個攝影師,本來期待他們除去上衣就這樣穿著胸圍坦蕩蕩地舉行示威。 但結果她們很害臊不好意思地在 T-shirts 上面各自套上胸圍,就此算是對公眾傳媒的交代。這未免雷聲大雨點小使人失望。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女性思想的保守性和「道德」框框的局限性。 目前亞洲女性的平常裝扮普遍趨於愈來愈暴露,超級迷你熱褲,mini-top, 大家穿得不亦樂乎,再暴露冶豔的打扮毫不臉紅,有好一些女人的打扮甚至跟妓女沒有分別。但是到了「示威」這嚴肅關頭,卻臨陣退縮,忽然保守起來。我覺得很可笑。

至於她們穿戴的那些 bra 一片灰色,毫無色彩。 她們大可以找些色彩鮮豔,大紅大綠的俗氣色情,低級趣味的胸圍。穿上它,頂著胸部面向警察示威。這樣才能使阿Sir 面紅耳赤無地容身,無顏面對示威者。如果她們沒有膽子坦胸肉陳,那麼可以找一些豪乳靚模穿上性感 bra 領導眾老處女示威遊行,必定攝記鎂光燈閃個不停大收宣傳之效。  顯然,這幫中國婦女毫無想像力,創造力,更加沒有幽默感。



如果做不到自己所宣稱的行為就最好不要出來「行」。




Ren
3-8, 2015